女性梦到白色的睡莲(女性梦到白色的睡莲什么意思)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女性梦到白色的睡莲,女性梦到白色的睡莲什么意思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求莲的资料
  2. 荷花的用处
  3. 李白梦中成诗.的解释是什么
  4. 求莲花与牡丹的渊源

荷花学名为Nelumbo nucifera Gaertn,荷花属睡莲科(Nymphaeaceae)莲属(Nelumbo)。

莲属(Nelumbo Adans.)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种属之一。
据古植物学家研究化石证实,一亿三千五百万年以前,在北半球的许多水域地方都有莲属植物的分布。
那时候,正植巨型爬行动物恐龙急剧减少的后期,它在地球上生长的时间比人类祖先的出现(200万年前)早得多。
前苏联A.H.克里斯托弗维奇《古植物学》(1965)称,莲属化石发现于北美北极地区和亚洲阿穆尔河流(即黑龙江)的白垩纪及欧洲和东亚(库页岛)、日本的渐新世和中新世地层中。
那年月,地球上气温比现在温暖,莲属植物约有10~12种,五大洲均有分布。
后冰期(Ice Age)来临,全球气温下降,使得不少植物灭绝,另一些植物被迫漂迁,完全打破了原来的地理分布状况。
遭此劫难,莲属植物幸存2种,分布范围缩小了。
分布在亚洲、大洋州北部者为中国莲(Nelumbo nucifera),漂迁至北美洲的为美洲莲(N.lutea)古植物学家还研究指出,在日本北海道、京都发掘的更新世至全新世(200万年前)的莲化石,和现代的中国莲相似;在中国柴达木盆地发掘的1000万年前荷叶化石,和现代中国莲相似。
70年代中国石油化学工业部石油勘探开发规划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渤海沿海地区早第三纪孢粉》一书记载:在辽宁省盘山、天津北大港、山东省垦利、广饶及河北省沧州等地发现有两种莲的孢粉化石。
第三纪热带植物地理区内的我国海南岛琼山长昌盆地地层中,也发现有莲属植物的化石。
现我国黑龙江省扶远、虎林、同江、尚志等县的湖沼地,仍有原始野生莲分布。
以上说明莲是冰期以前的古老植物,它和水杉(melasequoiagly plostroboides)、银杏

(Ginkgo biloba)、中国鹅掌楸

(Liriodendron chinese)、北美红杉

(Sequoia sempervirens)等同属未被冰期的冰川噬吞而幸存的孑遗植物代表。

二莲叶防水和自洁之谜

荷叶的表面附着着无数个微米级的蜡质乳突结构。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这些乳突时,可以看到在每个微米级乳突的表面又附着着许许多多与其结构相似的纳米级颗粒,科学家将其称为荷叶的微米-纳米双重结构。
正是具有这些微小的双重结构,使荷叶表面与水珠儿或尘埃的接触面积非常有限,因此便产生了水珠在叶面上滚动并能带走灰尘的现象。
而且水不留在荷叶表面。

三藕断丝连的科学解释

谈到荷,自然就要提到藕。
荷属睡莲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种植在浅水塘中。
其茎生于淤泥中,变态为根状茎,即是藕,也称莲藕。
藕横长在泥中,靠基茎节上的须状根吸取养分。
由于藕肉质肥厚,脆嫩微甜,含有大量的淀粉,营养丰富,所以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爱的食品。

当我们折断藕时,可以观察到无数条长长的白色藕丝在断藕之间连系着。
为什么会有这种藕断丝连的现象呢?

这就要观察一下藕的结构了。
原来植物要生长,运输水和养料的组织,叫导管和管胞。
这些组织在植物体内四通八达,在叶、茎、花、果等器官中宛如血管在动物体内一样畅通无阻。

植物的导管内壁在一定的部位会特别增厚,成各种纹理,有的呈环状,有的呈梯形,有的呈网形。
而藕的导管壁增厚部却连续成螺旋状的,特称螺旋形导管。
在折断藕时,导管内壁增厚的螺旋部脱离,成为螺旋状的细丝,直径仅为3~5微米。
这些细丝很像被拉长后的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不会被拉断,一般可拉长至 10厘米左右。

藕丝不仅存在于藕内,在荷梗、莲蓬中都有,不过更纤细罢了。
如果你采来一根荷梗,尽可能把它折成一段一段的,提起来就像一长串连接着的小绿“灯笼”,连接这些小绿“灯笼”的,便是这种细丝。
这种细丝看上去是一根,如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其实是由3~8根更细的丝组成,宛如一条棉纱是由无数棉纤维组成一样。

细密缠绵的藕丝,很早就引起了古人的注意。
唐朝孟郊的《去妇》诗中就有“妾心藕中丝,虽断犹连牵”之句。
后来,人们就用“藕断丝连”的成语来比喻关系虽断,情丝犹连。

四千年古莲发芽之谜

申女士是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的植物学家,她的实验室里培育着各种各样的植物,但是她最珍爱的却是两棵古莲--它们的年龄都在500年左右。

“普通的花卉只能存活几年。
”申女士介绍说,“这两棵古莲却大不相同,它们的种子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洗礼,现在居然发芽开花了。

沉睡千年的古莲醒了

数年前,申女士到北京访问中国植物研究所;临回美国时,北京的同事送给她7粒莲花种子。
“据说这些种子是从东北的湖底泥士中挖掘出来的,我知道它们的年龄很老,但是不知道确切的数字。
”申女士说,“当时它们没有引起我足够的重视,倒是我的实验室同事约翰·萨森发现了它们的价值。

约翰·萨森利用碳同位素测试仪,对古莲种子的年龄进行鉴定,发现它们竟然是1200年前遗留下来的!
更令人惊奇的是,当申女士用刀片切去种子的外壳并把它们浸泡在培养液中后,没过多久它们居然发芽了!

遗憾的是,这些种子发芽后存活的时间很短,但是它们已经被列为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能够发芽的种子。

千年的种子能够发芽?!
这激起了申女士极大的兴趣,她决定再次返回中国寻找这些神秘的生命。
当时申女士已经是国际植物学界的知名学者,许多科学家愿意协助她完成此项研究工作。

科学的道路并不平坦

申女士带到美国的第二批古莲种子有21粒,年龄都在200岁到500岁之间。
1997年,申女士在德国研究莲花培育技术,通过实施“小手术”,第一粒种子发芽了,但是它只存活了不到3个月。

“随后三年中,我在美国加州植物研究所培育了另外三粒种子,但是它们都没有开花--很明显,我使用的方法不当。
”申女士回忆往事说,“后来好像很幸运,这两粒种子都开花了,就是现在你们看到的这两棵,其中一棵的年龄是408岁,另一棵则是466岁。

尽管古莲开花了,但是它们与现代的莲花有许多不同,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的环境。
“我正在想尽一切办法,使它们能够茁壮成长。

据申女士介绍,莲花能够如此长寿,应该有其特别的原因;如果能发现莲花长寿的内在机制,人类将会受益匪浅,例如可以解决粮食储存问题,减少世界饥饿人口,还有可能延长人类的寿命。

关键问题是:莲花长寿的秘密是什么呢?申女士称,可能与土壤的辐射有关。

盖曼·哈伯特是一名化学家,他是申女士的工作同事。
哈伯特发现,古莲种子周围的土壤能够发出轻微的辐射。
“尽管辐射的强度很低,但是数百年之后其产生的效果也是相当惊人的。
”申女士解释说,“这或许是古莲种子为何能够存活至今的原因。

据悉,申女士目前还剩下15粒古莲种子,她准备提供给其他科学家,使得该科研项目能在世界范围内进行。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所以它在佛教中它代表着特殊的意义。
”申女士说,“现在我们要找出莲花长寿的秘密,造福于全人类。

在地下沉睡了千年的古莲怎么还会开花呢?

这与莲子的结构有关。
莲子的外种皮坚硬致密,像个小小“密封包”,把种子密闭在里面,可防止外面的水分和空气的渗入,也可以防止种子内的水分和空气散失,因此莲子的生命活动极为微弱,相当于休眠状态。
这是古莲子还有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此外,与古莲子所埋藏的环境也有关。
这些古莲子是被埋在深约30-60厘米的泥炭层中,而泥炭的吸水防潮性能良好;再加上泥炭层的上面又有很厚的泥土覆盖,因此古莲子几乎处于一个密闭的环境中。
在这样的环境中,古莲子不具有生根发芽的条件,因此而得以保存了生命力。

五莲生长繁殖特别快的原因


六、由莲而来的科技发明

从20世纪70年代起,从事植物分类研究的德国波恩大学植物研究所所长威廉·巴特洛特及其领导的小组,通过电子显微镜对一万多种植物的表面结构进行了研究。
这项研究终于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莲花叶面上倒几滴胶水,胶水不会粘连在叶面上,而是滚落下去并且不留痕迹。
表面覆盖着一层极薄蜡晶体的叶子干干净净,这正是防水叶面的特点。
这一现象引起巴特洛特的好奇心,并作出这样的假设:在防水性和抗污性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经过努力,他发明了一项新技术,生产出表面完全防水并且具备自洁功能的材料。
这是一项用途广泛的新技术,它使人们不再为建筑物顶部和表面的清洁问题发愁,也不必再为汽车、飞机和各种运输工具的清洁问题大伤脑筋。

莲,又称荷,睡莲科,属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地下茎称藕,能食用,叶入药,莲子为上乘补品,花可供观赏。
古人称荷花为鞭蓉、水芙蓉、水芝、水芸、水旦、水华等,溪客、玉环是其雅称,未开的花蕾称菡萏,已开的花朵称鞭蕖,乃我国十大名花之一。

依据《中国荷花品种图志》的描述,碗莲是指在口径26厘米以内的花盆中能正常开花,同时必须具备以下三项指标:平均花直径不超过12厘米,立叶平均高度不超过33厘米,立叶叶片的平均直径不超过24厘米。

碗莲是以藕身做种藕栽培的,在一个生长周期要经过萌芽、展叶、开花、结实、长藕和休眠等过程。
从种藕萌发开始至立夏、小满期间为萌芽出土阶段。
春分以后,当气温升到10摄氏度以上时,种藕上的藕芽开始萌动,清明以后,气温达15摄氏度以上时,开始长出浮时,并抽生藕鞭;当气温达20摄氏度以上时,主鞭抽生立叶,并已有较强的根系,吸肥能力增强。

从立叶长出到出现后为旺盛生长阶段。
6月下旬,进入梅雨季节,雨水较多,湿度大,气温高,最适宜于藕的生长,此时即进入旺盛生长期。
以后,大约每隔5—7天长出一片立叶,而且一片高于一片;主鞭、侧鞭也很快生长,同时新的侧鞭不断出生,并现蕾开花。
此阶段要严防大风侵袭,避免折叶伤根。

栽培容器

现在许多碗莲品种种植株仍嫌高大,因而仅有少数品种可种植于市场出售的菜碗、汤碗之中。
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专供种植碗莲的花盆,而常见的素烧花盆

(即泥盆、瓦盆)易渗水,所以不宜作为碗莲栽培容器。
釉盆、瓷盆、紫砂盆,不易渗水,可选作碗莲栽培用盆。
但这类盆一般都留有底洞,选用时可用水泥和砂堵死,或用橡胶垫片堵塞。
花盆的形状、色彩要与碗莲相协调,使之浑然一体。
可选用方形、圆形盆。
花盆的口径在20厘米左右,深为15厘米左右。
初种碗莲者可适当放大些,这样易于开花。

栽培场地

每天接受7—8小时的光照,能促进其花蕾多,开花不断。
碗莲最忌在阴处养护,更不能像室内观叶植物一样,放在室内培养。
光线不足,荷叶徒长减绿,不能孕蕾。
在院落中栽培碗莲,花盆一定要放在光照充足或南向阳台的外沿上。
开花季节,需要放入室内观赏的,可采取早进晚出,或晚进早出,每天仍应保持一定光照。
碗莲需要有较充足的光照,但也忌雨后暴晴。

碗莲系水生花卉,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但又怕大水浸沉叶片,故场地应取水、排水方便。
碗莲惧大风,场地因尽量选择背风处。

栽培土壤

碗莲要求含腐殖质较丰富的塘泥或稻田泥作栽培土,切忌用工业污染土。
黄泥粘度大,使用量要适当,过粘会影响藕鞭的伸长和藕的膨大;沙质土疏松,粘性不够,容易遭风害而折损,有碍于根系的生长,一般以黄泥、沙质土按7:3的比例混合使用为宜。
如无沙质土,可加黄沙,但比例要略小些。
城市郊区,可直接选用蔬菜地的园土;城市中还可用春季盆花换盆的宿土加一半的黄泥作栽培土。

每盆用20克左右的腐熟干鸡粪或其他肥料,与盆土充分拌匀作基肥,拣去其中的杂质和石砾,清除土中的小虫和蚯蚓,然后放入盆中。
土层一般占全盆容积的3/5左右。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赵家荣试验表明,用干塘泥100份,豆饼水2份,草木灰水6份,猪、牛蹄水2份,烂头发水2份,骨粉1份的配方种植碗莲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栽培温度

碗莲是喜温植物,对温度要求较严,一般8-10摄氏度开始萌芽,14摄氏度藕鞭开始伸长。
早期播种时,也要求温度 15摄氏度以上,否则幼苗生长缓慢造成烂苗下游地区,4月中旬以前一般不采用露地播种育苗,主要是因为温度这不到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需要。
随着温度升高,持续烈日高温

(40摄氏度以上),也不利于碗莲的生长发育。
22—35摄氏度是碗莲生长发育的最适宜温度。
18—21摄氏度时,开始抽生立叶,开花则需要22摄氏度以上,25摄氏度生长新藕,这时需要日温较同,夜温稍低的气候。
大多数栽培种在立秋前后气温下降时转入长藕阶段,表现为盆土明显上涨。

莲与佛教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莲”就是“佛”的象征。

当我们走进佛教寺庙时,便可到处看到莲花的形象。
大雄宝殿中的佛祖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慈眉善目,莲眼低垂;称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也都是坐在莲花之上。
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势,或向人间抛洒莲花(如天女)。
寺庙墙壁、藻井、栏杆、神账、桌围、香袋、拜垫之上,也到处雕刻、绘制或缝绣各种各色的莲花图案。
可见莲花与佛教的关系何等的密切。

莲花与佛教的密切关系,还表现在佛教将许多美好圣洁的事物,以莲花作比喻,以莲花为代表。
在佛教故事中,佛祖释迦牟尼的母亲,长着一双莲花般的美丽清亮的大眼睛。
佛祖降生时,皇宫御苑中出现了八种瑞相,其中最主要的一种瑞相,便是池中突然长出大如车轮的白莲花。
佛祖降生时,在他的舌根上放射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化作一朵千叶白莲,每朵莲花之中坐着一位盘足交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萨。

佛教以莲为喻的词语,更是数不胜数。
佛座称为“莲花座”或“莲台”;结跏跌坐的姿势,即两腿交叉、双脚放在相对的大腿上,足心向上的姿势,称为莲花坐势;佛教宣传的西方极乐世界,比作清净不染的莲花境界,故称“莲邦”;《阿弥陀经》描写的西方极乐世界的情景是:“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池中莲花大如车轮。
”故称佛国为“莲花国”;佛教庙宇称为“莲刹”。
“刹”为梵语,即西方净土,以莲花为往生之所托,故称“莲刹”;念佛之人称“莲胎”,比喻住在莲花之内,如在母胎之中;佛眼称为“莲眼”,以青莲花比喻佛眼之好妙;胸中之八叶心莲花称为“莲宫”,即心中的莲花般的境界;释迦牟尼的手称为“莲花手”;僧尼受戒称“莲花戒”;僧尼之袈裟称“莲花衣,谓清净无杂之义;五智中的妙观察智称为”“莲花智”;称善于说法者为“舌上生莲”;谓苦行而得乐为“归宅生莲”;佛经《妙法莲花经》简称《法华经》,都是以莲花为喻,象征教义的纯洁高雅;东晋东林寺慧远大师创立的我国最早的佛教结社称为“莲社”;佛教净土宗主张以修行来达到西方的莲花净土,故又称“莲宗”。
总之,莲与佛教结了不解之缘,佛教在很多地方都是以莲为代表,可以说莲即是佛,佛即是莲。

佛教为什么如此推崇莲花呢?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佛教产生于印度,印度地方气候炎热。
荷花盛开于夏,给人们带来凉爽和美的享受。
人们对于这种夏季暑热时盛开的美艳之花,自然十分喜爱,因此在印度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民间流传的民间文学作品中,莲花都是美好、善良、圣洁、宽容大度的象征。
这类故事非常之多,影响很深,如《莲花王子的故事》,便将道德高尚、善良、正直、奉行为王十法(布施、持戒、慷慨、正直、和蔼、自制、忌怒、忌杀、宽容和大度)的好国花比作莲花。
《莲花王的故事》说莲花王为了拯救百姓的饥荒,他跳进恒河之中,变成一条大赤鱼,告诉百姓割他的肉吃,他的肉割了以后又生起来,这样坚持了十二年,他用自己的肉供养全国百姓,度过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灾荒。
《鹿母莲花夫人》的故事,说鹿母莲花夫人每走一步,脚后立即现出一朵美丽的莲花,她一胎生下五百个童男,个个都是俊美的大力士,均是保卫国家的英雄,因此鹿母莲花夫人成了能多生美男的象征。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主张废除古印度等级森严的制度,实行种姓平等,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
为了弘扬佛法,使广大群众能够理解和接受佛教教义,便以俗语传道。
又迎合民众的爱莲心理,将莲喻佛,使得佛教能够迅速传播开来,信众广泛。

佛教以莲喻佛的另一方面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莲花的品格和特性与佛教教义相吻合。
佛教是着重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宗教,将人生视作苦海,希望人们能从苦海中摆脱出来,其解脱的途径是:此岸(人生苦海)——济渡(学佛修行)——彼岸(极乐净土)。
即从尘世到净界,从诸恶到尽善,从凡俗到成佛。
这和莲花生长在污泥浊水中而超凡脱俗,不为污泥所染,最后开出无比鲜美的花朵一样。

佛教的重要信条之一,是广爱博施。
施予一切有生命者以慈悲。
所谓慈悲,是指希望和帮助他人解脱苦难,获得快乐。
慈心是希望他人得到快乐,慈行是帮助他人得到快乐;悲心是希望他人解除痛苦,悲行是帮助他人解除痛苦。
佛教要求对于有生命者,不计善恶,不分人畜,都应施予慈悲。
对种种恶行,都要容忍和宽宥,用慈悲心去帮助他们,感化他们,使之向善,成为善良之辈,结出善果。
但严戒同流合污,要身处污浊的尘世而不为其污染,保持自己的洁净清芬。
用来表达这种思想观念的最好不过的是莲花。

莲生在污泥之中,犹如人生在浊尘的世界,这自然要与污浊相处在一起,受许多邪恶污秽事物的侵扰,佛教称这些邪恶力量为“魔”。
佛教要求人们不要受世间邪恶污秽(即魔)的侵扰和影响。
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开出洁美的鲜花,确是最好的象征,因此佛经常常将莲性比佛性。
《大智度论·释初品中户罗波罗蜜下》说:“比如莲花,出自污泥,色虽鲜好,出处不净。
”《从四十二章经》说:“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花,不为污染。
”所以拯救世界的梵天王是坐在千叶金色妙宝莲花上出生的。
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都是坐在莲花之上,或手执莲花,表示佛是出自尘世而洁净不染的境界。

爱莲说够经典吧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别的七、与莲有关的诗歌

1、古诗十九首

(其六)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

(赠送)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2、西洲①曲

(南朝乐府民歌)

忆梅下②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③。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④飞,风吹乌桕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⑤。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⑥彻底红⑦。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⑧。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⑨。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注释】①〔西洲〕地名,未详所在。
它是本篇中男女共同纪念的地方。
②〔下〕落。
落梅时节是本诗中男女共同纪念的时节。
③〔鸦雏色〕形容头发乌黑发亮。
鸦雏,小鸦。
④〔伯劳〕鸣禽,仲夏始鸣。
⑤〔翠钿〕用翠玉做成或镶嵌的首饰。
⑥〔莲心〕和“怜心”双关,就是相爱之心。
⑦〔彻底红〕就是红得通透底里。
⑧〔望飞鸿〕有望书信的意思,古人有鸿雁传书的传说。
⑨〔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此二句似倒装。
意思是秋夜的一片蓝天像大海,风吹帘动,隔帘见天便觉似海水荡漾。
一说这里把江称为海,“海水”即指江水。
〔悠悠〕渺远。
天海寥廓无边,所以说它“悠悠”,天海的“悠悠”正如梦的“悠悠”。
〔君〕指住在江北的爱人。

3、《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摘录

(李白)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4、绝句漫兴

(其七)

(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5、采莲曲

(朱湘)

小船呀轻飘,/杨柳呀风里颠摇;/荷叶呀翠盖,/荷花呀人样娇娆。
/日落,/微波,/金丝闪动过小河。
/左行,/右撑,/莲舟上扬起歌声。

菡萏呀半开,/蜂蝶呀不许轻来,/绿水呀相伴,/清净呀不染尘埃。
/溪间/采莲,/水珠滑走过荷钱。
/拍紧,/拍轻,/桨声应答着歌声。

藕心呀丝长,/羞涩呀水底深藏;/不见呀蚕茧,/丝多呀蛹裹中央?/溪头/采藕,/女郎要采又夷犹。
/波沉,/波升,/波上抑扬着歌声。

莲蓬呀子多,/两岸呀榴树婆娑,/喜鹊呀喧噪,/榴花呀落上新罗。
/溪中/采莲,/耳鬓边晕着微红。
/风定,/风生,/风荡漾着歌声。

升了呀月钩,/明了呀织女牵牛;/薄雾呀拂水,/凉风呀飘去莲舟。
/花芳,/衣香,/消溶入一片苍茫;/时静,/时闻,/虚空里袅着歌音。

影响: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荷花学名为Nelumbo nucifera Gaertn,荷花属睡莲科(Nymphaeaceae)莲属(Nelumbo)。

莲属(Nelumbo Adans.)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种属之一。
据古植物学家研究化石证实,一亿三千五百万年以前,在北半球的许多水域地方都有莲属植物的分布。
那时候,正植巨型爬行动物恐龙急剧减少的后期,它在地球上生长的时间比人类祖先的出现(200万年前)早得多。
前苏联A.H.克里斯托弗维奇《古植物学》(1965)称,莲属化石发现于北美北极地区和亚洲阿穆尔河流(即黑龙江)的白垩纪及欧洲和东亚(库页岛)、日本的渐新世和中新世地层中。
那年月,地球上气温比现在温暖,莲属植物约有10~12种,五大洲均有分布。
后冰期(Ice Age)来临,全球气温下降,使得不少植物灭绝,另一些植物被迫漂迁,完全打破了原来的地理分布状况。
遭此劫难,莲属植物幸存2种,分布范围缩小了。
分布在亚洲、大洋州北部者为中国莲(Nelumbo nucifera),漂迁至北美洲的为美洲莲(N.lutea)古植物学家还研究指出,在日本北海道、京都发掘的更新世至全新世(200万年前)的莲化石,和现代的中国莲相似;在中国柴达木盆地发掘的1000万年前荷叶化石,和现代中国莲相似。
70年代中国石油化学工业部石油勘探开发规划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渤海沿海地区早第三纪孢粉》一书记载:在辽宁省盘山、天津北大港、山东省垦利、广饶及河北省沧州等地发现有两种莲的孢粉化石。
第三纪热带植物地理区内的我国海南岛琼山长昌盆地地层中,也发现有莲属植物的化石。
现我国黑龙江省扶远、虎林、同江、尚志等县的湖沼地,仍有原始野生莲分布。
以上说明莲是冰期以前的古老植物,它和水杉(melasequoiagly plostroboides)、银杏

(Ginkgo biloba)、中国鹅掌楸

(Liriodendron chinese)、北美红杉

(Sequoia sempervirens)等同属未被冰期的冰川噬吞而幸存的孑遗植物代表。

二莲叶防水和自洁之谜

荷叶的表面附着着无数个微米级的蜡质乳突结构。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这些乳突时,可以看到在每个微米级乳突的表面又附着着许许多多与其结构相似的纳米级颗粒,科学家将其称为荷叶的微米-纳米双重结构。
正是具有这些微小的双重结构,使荷叶表面与水珠儿或尘埃的接触面积非常有限,因此便产生了水珠在叶面上滚动并能带走灰尘的现象。
而且水不留在荷叶表面。

三藕断丝连的科学解释

谈到荷,自然就要提到藕。
荷属睡莲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种植在浅水塘中。
其茎生于淤泥中,变态为根状茎,即是藕,也称莲藕。
藕横长在泥中,靠基茎节上的须状根吸取养分。
由于藕肉质肥厚,脆嫩微甜,含有大量的淀粉,营养丰富,所以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喜爱的食品。

当我们折断藕时,可以观察到无数条长长的白色藕丝在断藕之间连系着。
为什么会有这种藕断丝连的现象呢?

这就要观察一下藕的结构了。
原来植物要生长,运输水和养料的组织,叫导管和管胞。
这些组织在植物体内四通八达,在叶、茎、花、果等器官中宛如血管在动物体内一样畅通无阻。

植物的导管内壁在一定的部位会特别增厚,成各种纹理,有的呈环状,有的呈梯形,有的呈网形。
而藕的导管壁增厚部却连续成螺旋状的,特称螺旋形导管。
在折断藕时,导管内壁增厚的螺旋部脱离,成为螺旋状的细丝,直径仅为3~5微米。
这些细丝很像被拉长后的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不会被拉断,一般可拉长至10厘米左右。

藕丝不仅存在于藕内,在荷梗、莲蓬中都有,不过更纤细罢了。
如果你采来一根荷梗,尽可能把它折成一段一段的,提起来就像一长串连接着的小绿“灯笼”,连接这些小绿“灯笼”的,便是这种细丝。
这种细丝看上去是一根,如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其实是由3~8根更细的丝组成,宛如一条棉纱是由无数棉纤维组成一样。

细密缠绵的藕丝,很早就引起了古人的注意。
唐朝孟郊的《去妇》诗中就有“妾心藕中丝,虽断犹连牵”之句。
后来,人们就用“藕断丝连”的成语来比喻关系虽断,情丝犹连。

四千年古莲发芽之谜

申女士是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的植物学家,她的实验室里培育着各种各样的植物,但是她最珍爱的却是两棵古莲--它们的年龄都在500年左右。

“普通的花卉只能存活几年。
”申女士介绍说,“这两棵古莲却大不相同,它们的种子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洗礼,现在居然发芽开花了。

沉睡千年的古莲醒了

数年前,申女士到北京访问中国植物研究所;临回美国时,北京的同事送给她7粒莲花种子。
“据说这些种子是从东北的湖底泥士中挖掘出来的,我知道它们的年龄很老,但是不知道确切的数字。
”申女士说,“当时它们没有引起我足够的重视,倒是我的实验室同事约翰·萨森发现了它们的价值。

约翰·萨森利用碳同位素测试仪,对古莲种子的年龄进行鉴定,发现它们竟然是1200年前遗留下来的!
更令人惊奇的是,当申女士用刀片切去种子的外壳并把它们浸泡在培养液中后,没过多久它们居然发芽了!

遗憾的是,这些种子发芽后存活的时间很短,但是它们已经被列为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能够发芽的种子。

千年的种子能够发芽?!
这激起了申女士极大的兴趣,她决定再次返回中国寻找这些神秘的生命。
当时申女士已经是国际植物学界的知名学者,许多科学家愿意协助她完成此项研究工作。

科学的道路并不平坦

申女士带到美国的第二批古莲种子有21粒,年龄都在200岁到500岁之间。
1997年,申女士在德国研究莲花培育技术,通过实施“小手术”,第一粒种子发芽了,但是它只存活了不到3个月。

“随后三年中,我在美国加州植物研究所培育了另外三粒种子,但是它们都没有开花--很明显,我使用的方法不当。
”申女士回忆往事说,“后来好像很幸运,这两粒种子都开花了,就是现在你们看到的这两棵,其中一棵的年龄是408岁,另一棵则是466岁。

尽管古莲开花了,但是它们与现代的莲花有许多不同,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的环境。
“我正在想尽一切办法,使它们能够茁壮成长。

据申女士介绍,莲花能够如此长寿,应该有其特别的原因;如果能发现莲花长寿的内在机制,人类将会受益匪浅,例如可以解决粮食储存问题,减少世界饥饿人口,还有可能延长人类的寿命。

关键问题是:莲花长寿的秘密是什么呢?申女士称,可能与土壤的辐射有关。

盖曼·哈伯特是一名化学家,他是申女士的工作同事。
哈伯特发现,古莲种子周围的土壤能够发出轻微的辐射。
“尽管辐射的强度很低,但是数百年之后其产生的效果也是相当惊人的。
”申女士解释说,“这或许是古莲种子为何能够存活至今的原因。

据悉,申女士目前还剩下15粒古莲种子,她准备提供给其他科学家,使得该科研项目能在世界范围内进行。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所以它在佛教中它代表着特殊的意义。
”申女士说,“现在我们要找出莲花长寿的秘密,造福于全人类。

在地下沉睡了千年的古莲怎么还会开花呢?

这与莲子的结构有关。
莲子的外种皮坚硬致密,像个小小“密封包”,把种子密闭在里面,可防止外面的水分和空气的渗入,也可以防止种子内的水分和空气散失,因此莲子的生命活动极为微弱,相当于休眠状态。
这是古莲子还有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此外,与古莲子所埋藏的环境也有关。
这些古莲子是被埋在深约30-60厘米的泥炭层中,而泥炭的吸水防潮性能良好;再加上泥炭层的上面又有很厚的泥土覆盖,因此古莲子几乎处于一个密闭的环境中。
在这样的环境中,古莲子不具有生根发芽的条件,因此而得以保存了生命力。

五莲生长繁殖特别快的原因


六、由莲而来的科技发明

从20世纪70年代起,从事植物分类研究的德国波恩大学植物研究所所长威廉·巴特洛特及其领导的小组,通过电子显微镜对一万多种植物的表面结构进行了研究。
这项研究终于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莲花叶面上倒几滴胶水,胶水不会粘连在叶面上,而是滚落下去并且不留痕迹。
表面覆盖着一层极薄蜡晶体的叶子干干净净,这正是防水叶面的特点。
这一现象引起巴特洛特的好奇心,并作出这样的假设:在防水性和抗污性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经过努力,他发明了一项新技术,生产出表面完全防水并且具备自洁功能的材料。
这是一项用途广泛的新技术,它使人们不再为建筑物顶部和表面的清洁问题发愁,也不必再为汽车、飞机和各种运输工具的清洁问题大伤脑筋。

莲,又称荷,睡莲科,属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地下茎称藕,能食用,叶入药,莲子为上乘补品,花可供观赏。
古人称荷花为鞭蓉、水芙蓉、水芝、水芸、水旦、水华等,溪客、玉环是其雅称,未开的花蕾称菡萏,已开的花朵称鞭蕖,乃我国十大名花之一。

依据《中国荷花品种图志》的描述,碗莲是指在口径26厘米以内的花盆中能正常开花,同时必须具备以下三项指标:平均花直径不超过12厘米,立叶平均高度不超过33厘米,立叶叶片的平均直径不超过24厘米。

碗莲是以藕身做种藕栽培的,在一个生长周期要经过萌芽、展叶、开花、结实、长藕和休眠等过程。
从种藕萌发开始至立夏、小满期间为萌芽出土阶段。
春分以后,当气温升到10摄氏度以上时,种藕上的藕芽开始萌动,清明以后,气温达15摄氏度以上时,开始长出浮时,并抽生藕鞭;当气温达20摄氏度以上时,主鞭抽生立叶,并已有较强的根系,吸肥能力增强。

从立叶长出到出现后为旺盛生长阶段。
6月下旬,进入梅雨季节,雨水较多,湿度大,气温高,最适宜于藕的生长,此时即进入旺盛生长期。
以后,大约每隔5—7天长出一片立叶,而且一片高于一片;主鞭、侧鞭也很快生长,同时新的侧鞭不断出生,并现蕾开花。
此阶段要严防大风侵袭,避免折叶伤根。

栽培容器

现在许多碗莲品种种植株仍嫌高大,因而仅有少数品种可种植于市场出售的菜碗、汤碗之中。
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专供种植碗莲的花盆,而常见的素烧花盆

(即泥盆、瓦盆)易渗水,所以不宜作为碗莲栽培容器。
釉盆、瓷盆、紫砂盆,不易渗水,可选作碗莲栽培用盆。
但这类盆一般都留有底洞,选用时可用水泥和砂堵死,或用橡胶垫片堵塞。
花盆的形状、色彩要与碗莲相协调,使之浑然一体。
可选用方形、圆形盆。
花盆的口径在20厘米左右,深为15厘米左右。
初种碗莲者可适当放大些,这样易于开花。

栽培场地

每天接受7—8小时的光照,能促进其花蕾多,开花不断。
碗莲最忌在阴处养护,更不能像室内观叶植物一样,放在室内培养。
光线不足,荷叶徒长减绿,不能孕蕾。
在院落中栽培碗莲,花盆一定要放在光照充足或南向阳台的外沿上。
开花季节,需要放入室内观赏的,可采取早进晚出,或晚进早出,每天仍应保持一定光照。
碗莲需要有较充足的光照,但也忌雨后暴晴。

碗莲系水生花卉,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但又怕大水浸沉叶片,故场地应取水、排水方便。
碗莲惧大风,场地因尽量选择背风处。

栽培土壤

碗莲要求含腐殖质较丰富的塘泥或稻田泥作栽培土,切忌用工业污染土。
黄泥粘度大,使用量要适当,过粘会影响藕鞭的伸长和藕的膨大;沙质土疏松,粘性不够,容易遭风害而折损,有碍于根系的生长,一般以黄泥、沙质土按7:3的比例混合使用为宜。
如无沙质土,可加黄沙,但比例要略小些。
城市郊区,可直接选用蔬菜地的园土;城市中还可用春季盆花换盆的宿土加一半的黄泥作栽培土。

每盆用20克左右的腐熟干鸡粪或其他肥料,与盆土充分拌匀作基肥,拣去其中的杂质和石砾,清除土中的小虫和蚯蚓,然后放入盆中。
土层一般占全盆容积的3/5左右。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赵家荣试验表明,用干塘泥100份,豆饼水2份,草木灰水6份,猪、牛蹄水2份,烂头发水2份,骨粉1份的配方种植碗莲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栽培温度

碗莲是喜温植物,对温度要求较严,一般8-10摄氏度开始萌芽,14摄氏度藕鞭开始伸长。
早期播种时,也要求温度 15摄氏度以上,否则幼苗生长缓慢造成烂苗下游地区,4月中旬以前一般不采用露地播种育苗,主要是因为温度这不到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需要。
随着温度升高,持续烈日高温

(40摄氏度以上),也不利于碗莲的生长发育。
22—35摄氏度是碗莲生长发育的最适宜温度。
18—21摄氏度时,开始抽生立叶,开花则需要22摄氏度以上,25摄氏度生长新藕,这时需要日温较同,夜温稍低的气候。
大多数栽培种在立秋前后气温下降时转入长藕阶段,表现为盆土明显上涨。

莲与佛教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莲”就是“佛”的象征。

当我们走进佛教寺庙时,便可到处看到莲花的形象。
大雄宝殿中的佛祖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慈眉善目,莲眼低垂;称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也都是坐在莲花之上。
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势,或向人间抛洒莲花(如天女)。
寺庙墙壁、藻井、栏杆、神账、桌围、香袋、拜垫之上,也到处雕刻、绘制或缝绣各种各色的莲花图案。
可见莲花与佛教的关系何等的密切。

莲花与佛教的密切关系,还表现在佛教将许多美好圣洁的事物,以莲花作比喻,以莲花为代表。
在佛教故事中,佛祖释迦牟尼的母亲,长着一双莲花般的美丽清亮的大眼睛。
佛祖降生时,皇宫御苑中出现了八种瑞相,其中最主要的一种瑞相,便是池中突然长出大如车轮的白莲花。
佛祖降生时,在他的舌根上放射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化作一朵千叶白莲,每朵莲花之中坐着一位盘足交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萨。

佛教以莲为喻的词语,更是数不胜数。
佛座称为“莲花座”或“莲台”;结跏跌坐的姿势,即两腿交叉、双脚放在相对的大腿上,足心向上的姿势,称为莲花坐势;佛教宣传的西方极乐世界,比作清净不染的莲花境界,故称“莲邦”;《阿弥陀经》描写的西方极乐世界的情景是:“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池中莲花大如车轮。
”故称佛国为“莲花国”;佛教庙宇称为“莲刹”。
“刹”为梵语,即西方净土,以莲花为往生之所托,故称“莲刹”;念佛之人称“莲胎”,比喻住在莲花之内,如在母胎之中;佛眼称为“莲眼”,以青莲花比喻佛眼之好妙;胸中之八叶心莲花称为“莲宫”,即心中的莲花般的境界;释迦牟尼的手称为“莲花手”;僧尼受戒称“莲花戒”;僧尼之袈裟称“莲花衣,谓清净无杂之义;五智中的妙观察智称为”“莲花智”;称善于说法者为“舌上生莲”;谓苦行而得乐为“归宅生莲”;佛经《妙法莲花经》简称《法华经》,都是以莲花为喻,象征教义的纯洁高雅;东晋东林寺慧远大师创立的我国最早的佛教结社称为“莲社”;佛教净土宗主张以修行来达到西方的莲花净土,故又称“莲宗”。
总之,莲与佛教结了不解之缘,佛教在很多地方都是以莲为代表,可以说莲即是佛,佛即是莲。

佛教为什么如此推崇莲花呢?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佛教产生于印度,印度地方气候炎热。
荷花盛开于夏,给人们带来凉爽和美的享受。
人们对于这种夏季暑热时盛开的美艳之花,自然十分喜爱,因此在印度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民间流传的民间文学作品中,莲花都是美好、善良、圣洁、宽容大度的象征。
这类故事非常之多,影响很深,如《莲花王子的故事》,便将道德高尚、善良、正直、奉行为王十法(布施、持戒、慷慨、正直、和蔼、自制、忌怒、忌杀、宽容和大度)的好国花比作莲花。
《莲花王的故事》说莲花王为了拯救百姓的饥荒,他跳进恒河之中,变成一条大赤鱼,告诉百姓割他的肉吃,他的肉割了以后又生起来,这样坚持了十二年,他用自己的肉供养全国百姓,度过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灾荒。
《鹿母莲花夫人》的故事,说鹿母莲花夫人每走一步,脚后立即现出一朵美丽的莲花,她一胎生下五百个童男,个个都是俊美的大力士,均是保卫国家的英雄,因此鹿母莲花夫人成了能多生美男的象征。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主张废除古印度等级森严的制度,实行种姓平等,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
为了弘扬佛法,使广大群众能够理解和接受佛教教义,便以俗语传道。
又迎合民众的爱莲心理,将莲喻佛,使得佛教能够迅速传播开来,信众广泛。

佛教以莲喻佛的另一方面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莲花的品格和特性与佛教教义相吻合。
佛教是着重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宗教,将人生视作苦海,希望人们能从苦海中摆脱出来,其解脱的途径是:此岸(人生苦海)——济渡(学佛修行)——彼岸(极乐净土)。
即从尘世到净界,从诸恶到尽善,从凡俗到成佛。
这和莲花生长在污泥浊水中而超凡脱俗,不为污泥所染,最后开出无比鲜美的花朵一样。

佛教的重要信条之一,是广爱博施。
施予一切有生命者以慈悲。
所谓慈悲,是指希望和帮助他人解脱苦难,获得快乐。
慈心是希望他人得到快乐,慈行是帮助他人得到快乐;悲心是希望他人解除痛苦,悲行是帮助他人解除痛苦。
佛教要求对于有生命者,不计善恶,不分人畜,都应施予慈悲。
对种种恶行,都要容忍和宽宥,用慈悲心去帮助他们,感化他们,使之向善,成为善良之辈,结出善果。
但严戒同流合污,要身处污浊的尘世而不为其污染,保持自己的洁净清芬。
用来表达这种思想观念的最好不过的是莲花。

莲生在污泥之中,犹如人生在浊尘的世界,这自然要与污浊相处在一起,受许多邪恶污秽事物的侵扰,佛教称这些邪恶力量为“魔”。
佛教要求人们不要受世间邪恶污秽(即魔)的侵扰和影响。
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开出洁美的鲜花,确是最好的象征,因此佛经常常将莲性比佛性。
《大智度论·释初品中户罗波罗蜜下》说:“比如莲花,出自污泥,色虽鲜好,出处不净。
”《从四十二章经》说:“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花,不为污染。
”所以拯救世界的梵天王是坐在千叶金色妙宝莲花上出生的。
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都是坐在莲花之上,或手执莲花,表示佛是出自尘世而洁净不染的境界。

爱莲说够经典吧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别的七、与莲有关的诗歌

1、古诗十九首

(其六)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

(赠送)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2、西洲①曲

(南朝乐府民歌)

忆梅下②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③。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④飞,风吹乌桕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⑤。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⑥彻底红⑦。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⑧。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⑨。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注释】①〔西洲〕地名,未详所在。
它是本篇中男女共同纪念的地方。
②〔下〕落。
落梅时节是本诗中男女共同纪念的时节。
③〔鸦雏色〕形容头发乌黑发亮。
鸦雏,小鸦。
④〔伯劳〕鸣禽,仲夏始鸣。
⑤〔翠钿〕用翠玉做成或镶嵌的首饰。
⑥〔莲心〕和“怜心”双关,就是相爱之心。
⑦〔彻底红〕就是红得通透底里。
⑧〔望飞鸿〕有望书信的意思,古人有鸿雁传书的传说。
⑨〔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此二句似倒装。
意思是秋夜的一片蓝天像大海,风吹帘动,隔帘见天便觉似海水荡漾。
一说这里把江称为海,“海水”即指江水。
〔悠悠〕渺远。
天海寥廓无边,所以说它“悠悠”,天海的“悠悠”正如梦的“悠悠”。
〔君〕指住在江北的爱人。

3、《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摘录

(李白)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4、绝句漫兴

(其七)

(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5、采莲曲

(朱湘)

小船呀轻飘,/杨柳呀风里颠摇;/荷叶呀翠盖,/荷花呀人样娇娆。
/日落,/微波,/金丝闪动过小河。
/左行,/右撑,/莲舟上扬起歌声。

菡萏呀半开,/蜂蝶呀不许轻来,/绿水呀相伴,/清净呀不染尘埃。
/溪间/采莲,/水珠滑走过荷钱。
/拍紧,/拍轻,/桨声应答着歌声。

藕心呀丝长,/羞涩呀水底深藏;/不见呀蚕茧,/丝多呀蛹裹中央?/溪头/采藕,/女郎要采又夷犹。
/波沉,/波升,/波上抑扬着歌声。

莲蓬呀子多,/两岸呀榴树婆娑,/喜鹊呀喧噪,/榴花呀落上新罗。
/溪中/采莲,/耳鬓边晕着微红。
/风定,/风生,/风荡漾着歌声。

升了呀月钩,/明了呀织女牵牛;/薄雾呀拂水,/凉风呀飘去莲舟。
/花芳,/衣香,/消溶入一片苍茫;/时静,/时闻,/虚空里袅着歌音。

影响: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波德莱尔把梦幻尊为“女王”,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正是由于梦幻,波德莱尔才能摆脱肮脏丑恶的现实,在美好的天国中徜徉;正是由于梦幻,他才能步入珠光宝气的艺术宫殿构制成灿烂夺目的诗篇。

人类自古至今,无人不做梦,梦境百怪千奇,对梦的解释也形形色色。
在古代,梦成为人具有灵魂的最有力的证据,占梦、圆梦便是寻求神灵和鬼魂对人的启示。
进入现代社会后,首先从医学和心理学角度对梦加以解析的是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关于梦的学说是从他对病人进行“精神分析”时病人提供的梦例中形成的。
在弗洛伊德看来,梦是潜意识的活动,代表着被压抑的欲望和愿望的满足。
弗洛伊德把梦内容分为两层:一层是显梦,系指梦中出现的人物、景象、故事等,即具体的梦的经历。
一层是隐梦,指隐潜在显梦后面的潜意识的愿望和冲动。
显梦是能够说出来的,隐梦则连自己也意识不到,只有通过“精神分析”才能揭示出来。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运用象征符号对其潜隐思想进行伪装的表现,基于泛性论的主张,他把人们梦到的一些普通的景象也都归结为性的象征。
他说:“所有长形的物体,棍子、树杆、雨伞,所有尖利长形的武器,刀子、匕首、长矛,均代表着男性。
……小箱子、柜子、厨子、炉灶代表着女性器官,洞、船、各类容器等也有同种意义。
……陡峭的斜面、梯子、阶梯和在上面的上下走动都是代表性行为的符号。
”很明显,弗洛伊德把梦中的景象都解释为性的象征是带有随意性的。
前苏联学者卡萨特金对梦进行了多年研究,他对各年龄组人梦的特点所进行的分析表明:“性欲的成分甚至当性活动盛期,在梦景中也不是占优势的。
根据我们所有的材料,性欲成分在25岁至35岁达到最高水平,就是在这个时期,也只是有29%—30%的梦里出现性欲成分。
”卡萨特金还反驳了弗洛伊德关于梦境中的视觉形象永远是人的性活动的象征的主张:“不,在梦景中产生的这些视象,作为人的生活中的各种特点、特征,一方面取决于性的生理差别,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男女在生活、劳动中一定的区别长期感知和记存。
”弗洛伊德关于梦的理论尽管有如学者们指出的主观随意的成分,但他倾多年之力,搜集了大量梦例,对梦这块黑暗大陆进行了勇敢的探索,其功不可没。
而且他的许多论断至今能给我们以启发。
比如他说:“梦基本上就是我们的思考的一种特殊形式,睡眠状态的状况使这成为可能。
”这实际上点明了梦就是一种潜思维。
他又说:“这种特殊的梦工作已远远脱离了清醒思想的模式,……它比清醒思想更粗心大意、更不正确、更易遗忘、更不完整,它是与清醒思想在性质上完全不同的东西,因而与之不能比拟。
它根本就不思考、计算、判断,而只局限在进行变形的工作上。
”这则是通过与显意识的比较,阐明了梦的特征。

梦作为潜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既是奇妙绝伦、转瞬即逝的幻影,又能引发出无数的创造的契机,因而在科学与艺术的创造中具有重大价值。
美国生理学家W·B·坎农,从青年时代起就常常得助于突然的、预见不到的顿悟。
他常常脑子里想着问题去睡觉,第二天早晨醒来,恰当的解决办法已经产生了。
他说:“长期以来,我靠无意识的作用过程帮助我,已成习惯。
例如,当我准备演讲的时候,我就先想好讲哪几点,写一个粗略的提纲。
在以后的几夜中,我常常会骤然醒来,涌入脑海的是与提纲有关的鲜明的例子、恰当的词句和新鲜的思想。
我把纸墨放在手边,便于捕捉这些倏忽即逝的思想,以免被淡忘。
这种作用对我来说又可靠又经常。
”无独有偶,大哲学家罗素也说过,当他写作时,每夜都在梦中整页整页地朗读他的新作。
日本学者高桥浩则认为梦是思想的宝库,有心人善于把梦同思想联系起来并赋以生机,他举过这样一例:日本某职员半夜里梦见自己睡在铺满一万日元一捆的钞票上,“飘飘然,好不开心!
这样一直下去该有多好……”想到这里蓦地醒来。
“什么呀,原来是做梦!
”但他仍赖在床上不肯起来。
他想,如果睡在印有一万日元一捆的钞票的床单上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呢?于是他把这个设想卖给厂家,居然卖到了几十万日元。
在科学研究中,像这样受梦境启发的情况经常可以见到,诸如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梦中排出元素周期表,德国化学家克库勒梦见飞舞的咬住自己尾巴的蛇从而排出苯的环状化学结构式等等,早已被人们所熟知。
在剑桥大学,胡钦逊教授对科学家工作习惯进行调查,有70%的教授回答从梦中得到过帮助。
在日内瓦,弗劳诺教授询问了69名数学家,其中74%的人回答它们有时在梦中解决了自己的问题。

诗人由于职业与气质的原因,对梦似乎更为敏感,梦中的光怪陆离的情景往往触发他们的诗情。
拜伦在日记中讲过这样一件事:“为了消除……的梦境,我花了四个晚上写成了《阿拜多斯的新娘》。
如果我不给自己定下这项任务,我就会饮恨终身而变成疯狂。
”往下一点他又说:“我做了一个梦,从梦里惊醒了。
——这有什么!
别人难道不也做过梦吗?这个梦真可怕!
不过她没能伤害我。
死去的冤魂难道就不能老老实实地安息么?啊呀,我的血都要凝固了!
——我再也不能醒过来了!
”紧接着他还引用了莎士比亚《理查三世》中的一句台词来表达这个梦给他的惊心动魄的印象:“这一夜的浮影惊动了我理查的魂魄,甚至上万个……戎装铁甲的兵卒。
”这段日记表明,正是这个可怕的梦境直接引发了《阿拜多斯的新娘》的写作。

诗人们梦中得诗,情况不一。
有时候梦中可以浮现出一首完整的诗。
18世纪一位只争朝夕叫安东尼奥·卢多维科·穆拉托里的学者,报道过他于1743年12月30日夜晚做过的一个梦,在梦中他创作了一首五音步的拉丁文诗,写这样的诗在清醒的时候通常也要运用复杂的韵律技巧才行。
据英国诗人柯勒律治自述,1997年夏日的一天,他阅读了一篇关于忽必烈汗下令建造宫殿和御花园的游记,后沉沉睡去。
在睡梦中写成二三百行的一首长诗,醒来时还清楚地记得,于是赶紧追记下来。
写了54行,突然间有客来访,他不得不暂时搁笑。
等到客人走后提笔再写时,梦中的幻象已杳不可寻,竟一句也不能再续,只留下题为《忽必烈汗或一个梦境的片断》的54行诗。
《红楼梦》第48回写香菱从黛玉学诗,黛玉命她写咏月诗,她写两首都不成功,晚间朦胧睡去,在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原来她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日间做不出,忽于梦中得了八句:“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这诗终于得到了众人的称赞,认为“新巧而有意趣”。
这虽系小说家言,但有着充分的生活依据,熔铸着曹雪芹及其周围文人的他作体验。

梦中的景象极不稳定,瞬息万变,稍纵即逝。
梦中得诗,醒来后还能完整记得的是少数,更多的情况是梦中的诗句只能记得一句半句,甚或几个词,醒来后再据此去足成。
马雅可夫斯基在《我怎样做诗?》中讲过,他为了表现一孤独的男人对他的爱人的疼爱,整整想了两天,也有找到恰当的诗句。
第三天夜里又琢磨到半夜,仍无收获,便去睡觉。
不想睡到后半夜在梦中忽然闪过这样的诗句:“我将保护和疼爱/你的身体,/就像一个在战争中残废了的,/对任何人都不需要了的兵士爱护着/他唯一的一条腿。
”此时他迷迷糊糊跳下床,在黑暗中摸着一根烧焦的火柴梗,在香烟盒上匆匆写下了“唯一的腿”几个字,然后又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他看到烟盒上的字,非常奇怪,足足想了两个小时,才想起梦中之事,把诗句补足,何其芳20岁那年,正在大学读书,写诗入了迷。
一天夜里在梦中做成了一首诗,醒来后只记得几句:“南方的爱情是沉沉地睡着的,它醒来的扑翅声也催人入睡”,“北方的爱情是警醒着的,而且有轻�的残忍的脚步”。
后来何其芳就据这仅记得的几行诗加以补足,写成《爱情》一诗:

晨光在带露的石榴花上开放/正午的日影是迟迟的脚步/在垂杨和菩提树间游戏/当南风从睡莲的湖水/把夜吹来,原野上/更流溢着郁热的香气/因为常春藤遍地牵延着/而菟丝子从草根缠上树尖/南方的爱情是沉沉地睡着的/它醒来的扑翅声也催人入睡

霜隼在无云的秋空掠过/猎骑驰骋在荒郊/夕阳从古代的城阙落下/风与月色抚摩着摇落的树/或者凝着忍耐的驼铃声留滞在长长的乏水草的道路上/一粒大的白色的殒星/如一滴冷泪流向辽远的夜/北方的爱情是惊醒着的/而且有轻�的残忍的脚步

爱情是很老很老了,但不厌倦/而且会作婴孩脸涡里的微笑/它是传说里的王子的金冠/它是田野里少女的蓝布衫/你呵,你有了爱情/而你又为它的寒冷哭泣/烧起落叶与断枝的火来/让我们坐在火光里,爆炸声里/让树林惊醒了而且微颤地/来窃听我们静静地谈说爱情

这首诗据梦中的意象发展为三个小节,第一小节描绘南方的爱情,轻柔而缠绵;第二小节描绘北方的爱情,剽悍而热烈;第三小节是总结与升华,表达了对爱情的赞美和点燃爱情之火的愿望。
新鲜的意象,炽热的情感,醉人的意境,使诗人在爱情这个古老的六弦琴上弹奏出有现代色彩的新曲。
然细味全诗,最出色的还是得自梦中的“南方的爱情是沉沉的睡着的,它醒来的扑翅声也催人入睡。
”“北方的爱情是惊醒着的,而且有轻轻的残忍的脚步。
”这样几个被何其芳称之为“近乎怪话”的句子。
那似乎不合情理的把爱情分为南、北,那奇妙的、令人不习惯的意象组合,那隐约透露出的青春期的冲动,使这几行诗成为了旺盛的生命力的象征,它们很难来自清晰的逻辑推理,而只能产生于潜思维中在内驱力作用下意象的碰撞。

诗与梦的关系,除去上述这种梦中直接得句的情况外,还有另一种情况,诗人受梦境的启示,把梦中景象记下来并适当加以改造,因而得以成诗。
古今中外诗人中许多人都写过这种记梦之作。
李白写《梦游天姥吟留别》时,并未游过天姥山,诗中描写的全是梦境,所以才能呈现“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的瑰丽景观,才能有“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的神仙成群罗列。
苏轼在密州任上时梦见了已经死去10年的前妻王弗,写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描绘出梦中妻子的神态、动作:“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渗透着对亲人刻骨铭心的思念,陆游写的记梦诗达99首。
鲁迅的散文诗《野草》共23篇,其中有9篇写梦。
当代青年诗人也十分热衷写梦。
舒婷自称:“我在我的纬度上/却做着候鸟的梦”(《鸟的梦》)北岛描写了他的恶梦:“恶梦依旧在阳光下泛滥/漫过河床,在鹅卵石上爬行/催动着新的摩擦和角逐/在枝头,在房檐上/鸟儿惊恐的目光凝成了冰”(《恶梦》)顾城则捞起了一丝梦痕:“在升起的现实上/我飘散着,盲目的/像冰花的泪/化为缓缓升起的云雾/把命运交给风……”(《梦痕》)外国现代诗人写梦的劲头毫不亚于中国诗人。
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写有《一个牧神的午后》,以梦境为主题,描写一个牧神在西西里海堂滨看见一群仙女在海里嬉戏,当仙女发现牧神窥视她们以后,纷纷逃遁,只留下一对仙女吻抱着,牧神上前去吻她们,她们也逃逸了。
牧神在怅惘中吹起笛子,沉入梦境。
此诗创造了一个极其美丽、迷人的梦幻世界,以致马拉尔仑等也是写梦的能手。
至于本世纪20年代以后涌现的超现实主义诗人由于企图在梦与现实之间找到“绝对的现实”,即“超现实”,现是几乎以写梦为“专业”。

诗人们喜欢写梦,也是由于梦是以形象为主的非言语性体验。
在梦中非言语的表象思维占绝对优势,如弗洛伊德所说:“梦思想必须全部地或主要地以视觉或听觉的记忆痕迹来再现。

梦境中的表象组合生动逼真,活灵活现,使人身临其境,或喜、或悲,或惧,或怒,梦见快意的事可咯咯地笑出声来。
梦见可怕的事则紧张地透不过气,甚至发出惊恐的叫喊。
有心的诗人便可捕捉住梦中呈现的形象,做为自己诗歌的原始素材。
像顾城在《梦痕》一诗中所写的:

我是鱼,也是鸟/长满了纯银的鳞和羽毛

这奇特而美丽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正是诗人在梦海中捞取的一丝“梦痕”。

诗人们愿意写梦,还由于梦能够充分展示心灵的真实。
弗洛伊德指出:“梦中体验到的一种感情绝不低于在清醒生活中体验到的同等强度的感情,梦通过它的感情的而非概念的内容要求成为我们真正的精神体验的一部分。
”人在梦中是最真实的。
在觉醒时有意回避的、不肯承认的或者确确实实遗忘了的东西,到了梦中全自自然然地浮现出来。
在梦境中的人不受理性控制,全无顾忌,无需任何掩饰与自我克制,心灵最隐蔽的秘密会全部展现出来。
正由于梦触及了人的隐秘的内心生活,因而诗人们喜欢抓住梦的一瞬间,赤裸裸地面对自己。
前苏联女诗人塔吉扬尼契娃写过一首《寡妇的梦》,主人公是一位在战争中失去丈夫的女人。
随着岁月的流逝,“家中,儿子们如红熟的苹果,/日见成长。
/他们发育得像父亲一般健壮,/宽肩膀,黝黑的面孔,大眼睛。
”但她内心的隐秘在生活中已无处诉说,只有在梦中才能毫不掩饰地出现:

在春天蓝幽幽的夜里/在冬日漫长的夜里/一个女人做过这样的梦——/炽烈间听到了夜莺的啭鸣/她仿佛跟丈夫一起/沉醉在蜜月的欢乐之中

(王守仁译)

处在青春期中的女孩子,其内心的隐秘是连对最好的朋友都不愿启齿的,被压进潜意识,甚至自己在觉醒状态时都意识不到了,但是在梦中却毫不掩饰地表现出来,如青年女诗人肖汀的这首《恶梦》:

我被恶魔缠住/他拉到荒诞的世界中神游……

山妖的烟雾光怪陆离/伤心为绝密文件的失落/价值千万的瓷器/被撕裂成远古的沙漠/致死的病毒/侵占了我的咽喉……

春雷闪电野火/呼啸奔腾……/阳光折射回归的青春

透过这光怪陆离的梦境,我们不难觉察出青春期少女性意识的觉醒,感受到一种强有力的生命力的搏动。

梦的特征及对创作的作用已如上述,那么该怎样促进有创造性的梦的出现并及时捕捉呢?这可以从如下两方面去创造条件。

一方面是以全部身心投入创作,头脑中形成有关创造的优势兴奋中心。
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长时间的精诚劳动,使大脑中贮存了与创造有关的丰富的信息,形成了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心理定势。
这样当身心放松,进入睡眠状态之后,原有的暂时神经联系,便有可能从潜意识中涌现出来,在内驱力的作用下出现奇妙的意象组合,为诗的思维开辟了新的道路,此时若能及时捕捉,一首诗便汩汩然而出矣。
试看香菱咏月,马雅可夫斯基梦到“唯一的腿”,无一不是长期的、高度紧张的精神劳动的结果。
反过来如果平时不曾动过作诗的念头,或者虽也写诗但创作态度极不严肃,那么创造性的梦也就难于诞生了。

另一方面要养成回忆梦的习惯。
对梦的回忆,各人的情况不同。
一般说性格内向、感受过敏、具有焦虑气质的人,往往能回忆出较生动的梦境。
当然对梦的回忆并非只是性格内向者的专利,其他性格的人只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也一样能养成回忆梦的习惯。
美国有所学校制订了《诺菲尔德科学教学方案》,其中有一条即为“必须为有利的‘做梦’提供机会。
”另据西方心理学家报告:马来西亚的塞诺伊部落的人教孩子重视梦。
每天早晨,全家人详细讨论他们的梦,结果这个部落的成员都能有规律做神志清醒的梦,即在梦的世界中还能有一定的正常意识。
我国心理学家在西双版纳的基诺山寨调查中,发现基诺人回忆梦境的能力非常强。
他们遇见要事需做出决断前,往往祈之于梦。
比如盖房选地是否恰当,便由一家之主祈梦。
若梦见打得野兽,敲竹筒进寨,主凶,便另选地基;若梦见死人,装棺入土,主吉,便兴高采烈地盖竹楼。
有趣的是,基诺人祈构便能得梦,这应该说是代代相承和长期训练的结果。
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的人一般失去了对梦的神秘看法,因而对梦境多不重视,认为是无稽之谈,因而做了梦很少能记住。
实际上一个声称从来记不住梦的人主要是从来没有关注过梦。
一个人如果把梦与创造联系起来,对梦产生强烈的兴趣,一躺下就关注自己要做什么梦,第二天回忆的梦中景象自然也多。
另外训练对梦的回忆还可采用记“梦境日记”这一行之有效的办法,即一觉醒来立刻用笔记下自己刚才做过的梦,哪怕是极不完整的鳞爪片断,只要坚持下去就会逐步记得自己的梦。
美国女心理学家M·库格勒有长年记梦境日记的习惯,下面是她的梦境日记的两个片断:

1972年4月19日梦见:有人送给我一件礼物,是一个大方盒,里面装着各种形状的小盒子。
它是米切尔太太、柯里斯先生送的。
卡片上写道:“爱尔,玛丽·海伦”(老朋友习惯于称我的和复名)。

1972年5月8日梦见:我与丈夫一同旅行,同行的还有我的朋友多蒂。
前面是一连冰带水的深谷。
必得涉水过去,才能到达对面的山岗,采摘美丽的一品红。

库格勒的梦境日记是为她的心理学研究提供原始材料的。
诗人的梦境日记完全可以从开拓想象和有利于创作出发,去选择自己有兴趣的梦去记。
如果一个诗人平时留心观察外部世界,精心在观察日记中记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再养成记梦境日记的习惯,随时捕捉自己的潜意识世界中闪现的火花,那么就如虎添翼,他创造的机遇就会大大增加了。

莲象征纯洁,牡丹代表富贵;个人比较喜欢莲。

她们都有很多传说,莲的宗教意义更大些。
内容很多的说--

公元前约500年,莲传入埃及,可能是由波斯人带去的。
古埃及人装饰庙宇柱顶的“莲苞”,仿自睡莲,而荷马史诗“奥德赛”(Odyssey)其实是喝了用落柘枣(与莲没有关系)酿制的饮料而进入逸然忘却烦恼的境地。
希腊作家希罗多托斯描述埃及植物的时候写道:“河中生长着一些像玫瑰的百合;果实生长在像黄蜂窝的荚里。
有很多像橄榄核大小的果实可以食用,可以吃鲜的,也可以吃干的。
”他所说的显然是莲。

除实用价值外,莲是最常用来作为宗教和哲学象征的植物,曾代

表过神圣、女性的美丽纯洁、复活、高雅和太阳。

〖印度教〗

一位印度古代诗人用古梵文描写他的爱人道:“卿眼如莲苞,手如莲花,譬如莲藕。
”在婆罗门教的神话中,创造之神据说是在毗湿奴入定时,从其肚脐中生出的莲花中钻出来的。
居住在印度次大陆中部的比罗尔族在解释世界起源时也有相似的说法:“最初,天下皆水,有莲生出水面。
是时巨神居于阴间,经莲茎出至水上,以莲花为座。

已知的最早与莲有关的艺术品,也是把莲与神结合在一起的,是一尊头上戴着莲花的裸体女神像,在印度的恒河流域出土,是公元前3000年的遗物。
文献中有关印度莲花女神的记载,最早见于印度的吠陀文献,说莲神生于莲花,站在莲花上,戴着莲花的花环。

〖佛教〗

在佛教问世后,佛教徒也采取了以莲花为佛教的主要象征。
据说后来成为佛祖的悉达多太子出世后,立刻下地走了七步,步步生莲。
所以莲就成了他诞生的象征。
从公元一世纪左右开始,佛祖的塑像便已常常是在莲台上的坐像了,他的坐姿,或为莲花坐或为吉祥坐,成为佛教僧人打坐时的典型坐法。
按照大日经的解释,“左足先著右上,右足次著左上,名为莲花坐;单足著右上,名为吉祥坐。
”佛教徒相信莲能反应修行程度,认为高僧诚心念佛,则西方七宝池中即生莲花一朵,若能精进,则其花渐大,倘或退惰,则其花萎落。
又相信:“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往生阿弥陀佛刹者,皆于七宝池莲花中化生。

莲随着佛教,流传到亚洲的每个角落。
在爪哇的婆罗浮图佛坛上,在缅甸的蒲日古城,泰国的素可泰市和高棉的吴哥窟等地的大庙里,在斯里兰卡的钟形塔里,巴厘岛的葬蓝上和西藏的符箓上,都可以看到莲的图画,西藏的喇嘛教佛教著名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弥吽”中,其中的“叭弥”的意思便是莲花。

莲花在中国有深邃的文化渊薮。
唐代将佛教立为国教后,莲花备受人们敬爱。
佛祖释迦牟尼的家乡盛产荷花,因此佛教常以莲花自喻。
《本草纲目》载:“释氏用为引譬,妙理俱存”。
佛国也指莲花所居之处。
也称“莲界”。
佛经称“莲经”,佛座称“莲座”或“莲台”,佛寺称“莲宇”,僧舍称“莲房”,架裟称“莲衣”等等。
莲花图案也成为佛教的标志。
佛教的建筑、装修、器物也都有莲花图案。

莲花是佛教四大吉花之一,又是八宝之一,也是佛教九大象征之一。

大雄宝殿中的佛祖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慈眉善目,莲眼低垂;称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也都是坐在莲花之上。
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势,或向人间抛洒莲花(如天女)。
寺院墙壁、藻井、栏杆、神账、桌围、香袋、拜垫之上,也到处雕刻、绘制或缝绣各种各色的莲花图案。
可见莲花与佛教的关系何等的密切。

佛经中还有一则“莲花夫人”的美妙故事。
有一只鹿生了一个美丽的女子,仙人将她抚养成人。
她走过的地方,会有莲花长出来。
这便是“步步莲花”一词的由来,人们现在用它来比喻经历的辉煌...

中国文学与民俗中的莲花〗

莲与文化关系最深的是中国,在中国莲花被崇为君子,自古以来,中国人便喜爱这种植物,认为它是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的象征,因此诗人有“莲生淤泥中,不与泥同调”之赞。
在中国文学里,与莲有关的诗词歌赋不计其数。

《群芳谱》中说,“凡物先华而后实,独此华实齐生。
百节疏通,万窍玲珑,亭亭物华,出于淤泥而不染,花中之君子也。
”后有周敦颐的《爱莲说》,把莲和各种类型的人物联系起来,“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影响深远。
《本草纲目》说:“夫莲生卑污,而洁白自若;南柔而实坚,居下而有节。
孔窍玲珑,纱纶内隐,生于嫩弱,而发为茎叶花实;又复生芽,以续生生之脉。
四时可食,令人心欢,可谓灵根矣!

北京故宫附近的北海公园本来是御花园,园中有人工湖,湖面大部分为莲叶所覆,莲叶有时候高出水面将近两米,开着千万朵清雅芳香的花。
莲叶下可以行驶小船。

在民俗中,中国有许多与莲有关的话语,莲有一蒂二花者称并蒂莲,以象男女好合,夫妻恩爱。
喜联常有“比翼鸟永栖常青树,并蒂花久开勤俭家”等等。
又如藕断丝连,用于指男女虽然分手,但情意未绝。
莲谐音“廉”(洁)、“连”(生),民俗有“一品清廉”,“连生贵子”等谐音取意。

又如金莲,据说在公元五世纪,南齐东昏候“凿金为莲花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花也!
”因而后人称美人之步为莲步,又称女子之纤足为金莲。

〖日本民俗中的莲花〗

但有的国家、地区的民俗文化不同,也不可忽视,如日本民俗对莲花并不认为“出淤泥而不染”那么贞洁,而视莲花为“下贱”之花。
日本人主要把莲与死亡以及幽灵世界连在一起。
日本花道的典型办法是:用半枯的莲叶和莲蓬、新开的莲叶和莲花、以及未开的莲叶和莲苞,分别代表过去、现在和未来。

【与莲花有关的诗歌】

★注意:从中国古代诗词中对于莲花形状地描述可以看出:古人提到的这些莲花严格说并不是睡莲,而是荷花。

〖爱莲说片断〗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古诗十九首(其六)〗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摘录)〗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绝句漫兴(其七)〗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枯荷〗

万柄绿荷衰飒尽,雨中无可盖眠鸥。

当时乍叠青钱满,肯信池塘有暮秋?

〖莲花〗

凿破苍苔作小池,芰荷分得绿参差。

晓来一朵烟波上,似画真妃出浴时。

〖白莲〗

昨夜三更里,嫦娥坠玉簪。

冯夷不敢受,捧出碧波心。

〖白莲〗

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

附现代人咏睡莲诗句:

《咏睡莲》

瑟瑟风中多风韵,潇潇雨里更出神。

凌波仙子欲睡去,休扰池中睡美人。

——(上海)张志真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牡丹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牡丹李孝光

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
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
名花也自难培植,合费天工万斛春。

洛阳牡丹图欧阳修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清平调李白(唐)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官谁得似,可怜飞燕倚红妆。

题御笔牡丹王国维(清)

摩罗西域竟时妆,东海樱花侈国香。
阅尽大千春世界,牡丹终古是花王。

白牡丹韦庄(唐)

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面惭傅粉郎。
昨夜月照深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

惜牡丹白居易(唐)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只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栽牡丹陆游(宋)

携锄庭下苍苔,墨紫红手自栽。
老子龙钟逾八十,死前犹见几回开。

牡丹唐·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牡丹诗唐李正凡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明月问归期。

赏牡丹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

红牡丹唐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赏牡丹唐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荷包牡丹的传说:古时,在洛阳城东南200来里路,有个州名叫汝州,州的西边有个小镇,名叫庙下。
这里群山环绕,景色宜人,还有一个美妙的风俗习惯:男女青年一旦定亲,女方必须亲手给男的送去一个绣着鸳鸯的荷包,这其中的含意是不言而喻的。
若是定的娃娃亲,也得由女方家中的嫂嫂或邻里过门的大姐们代绣一个送上,作为终身的信物。
镇上住着一位美丽的姑娘,名叫玉女。
玉女芳年十八,心灵手巧,天生聪慧,绣花织布技艺精湛,尤其是绣在荷包上的各种花卉图案,竟常招惹蜂蝶落之上面,可见功夫之深。
这么好的姑娘,提亲者自是挤破了门槛,但都被姑娘家人一一婉言谢绝。
原来姑娘自有钟情的男子,家里也默认了。
可惜,小伙在塞外充军已经两载,杳无音信,更不曾得到荷包。
玉女日日盼,夜夜想,苦苦思念,便每月绣一个荷包聊作思念之情,并一一挂在窗前的牡丹枝上。
久而久之,荷包形成了串,变成了人们所说的那种“荷包牡丹”了。

“刘师阁”的传说:隋朝末年,在河南汝州的庙下镇东,有个刘氏家族居住的地方——刘家馆。
这里有一个美丽天真的少女,出生于书香门弟,自幼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备受亲邻的喜欢。
随后父母相继过世,少女便随在长安作官的哥嫂来到长安定居。
隋朝灭亡后,哥嫂相继谢世,独留她孤怜一人,无处可去,又兼看破红尘,竟出家作了尼姑。
出家时,少女将原来家院里亲手种植的白牡丹带到庵中,以表献身佛教、洁身自好之意。
在她的精心管理下,白牡丹长得非常茂盛、美丽。
一株着花千朵,花大盈尺,理拉起楼,白色微带红晕,晶莹润泽,如美人肌肤,童子玉面。
观者无不赞其美,颂其佳,故每逢四月,众多信女纷纷前来此庵拜佛观花,且以花献佛为乐,香火愈旺。
因此花出自“刘氏居之阁下”之手,故名为“刘氏阁”,又叫“刘师阁”。
后来,此牡丹品种又传到四川天彭、山东菏泽等地,芳香远播。

武则天与牡丹的传说:至武则天当了皇帝,与一年冬天,至上苑饮酒赏雪,酒后在白绢上写了一首五言诗: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
花须连夜放,莫待晓风吹。
写罢,她叫宫女拿到上苑焚烧,以报花神知晓。
诏令焚烧以后,吓坏了百花仙子。
第二天,除了牡丹外,其余花都开了。
武则天见牡丹未开,大怒之下,一把火将众牡丹花烧为焦灰。
并将别处牡丹连根拔出,贬出长安,仍至洛阳邙山。
洛阳邙山沟壑交错,偏僻凄凉。
武则天将牡丹扔到洛阳邙山,欲将牡丹绝种。
谁知牡丹在洛阳邙山长势良好,人们纷纷来此观赏牡丹。

“万卷书”的传说:明代,安徽亳州有个书生,又名欧阳搏云,字苦书。
本是出生官宦之家,后因家境日下,渐渐败落,十分贫寒。
但是,书生不甘命运的安排,更不愿寄人篱下,决心考取“功名”,光耀列祖,哪知连年落榜。
有位好心肠的先生告诉他:“后生功底太差,还需读万卷书,方能感招天地之神。
于是他终日抄书习文不止。
可是家中贫寒,纸又太贵,只得将一篇篇文章抄写在墙壁上和门板上。
一日他在室中感到闷倦,便来到后院散心。
只见后院那株多年未开花的牡丹丛,花繁叶茂,感到惊喜,于是突然心血来潮,返回室内,取秋笔砚,将文章抄写在牡丹花瓣上,以花代纸。
那位好心的先生路过这里看到此景,称此牡丹为“万卷书”。
这也许感动了“花神”,翌年,欧阳搏云果真中了“举人”。

“歹刘黄”的传说:古时候,洛阳附近有一个后生,姓刘名丹亭。
他自小爱花如痴,种花成癖,在百卉之中,尤好牡丹,陆军前屋后种了许多花草和牡丹。
然而正因为他花种得特别好,常遭顽童袭骚。
他非常生气,每次凡被他捉住者,轻者罚劳作一晌,重则打板数下。
因此,当地顽童便给他起了个绰号叫“歹刘”。
这样渐渐传开久而久之便取代了他的名字,成了“大名”。
说起“歹刘”的种花技艺确实不凡,他种牡丹百余株,花大色艳品种多。
一年他培育出一株黄金色的牡丹,其花色越过“姚黄”,众乡邻惊叹,富贵人家以金银相求。
当时黄色的牡丹十分稀少,他便进行大量繁殖,一时远近争相苛种,成为一种时尚。
以后,人们将这种花命名为“歹刘黄”,这品名被载入书中,流传下来。

关于本次女性梦到白色的睡莲和女性梦到白色的睡莲什么意思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